厚植髮展土壤
讓更多「小企業」有「大作為」
為什麼將技術落地的起點放在北京經開區?每次面對這個問題,中航智董事長田剛印總會說:「因為這裏的創業氛圍和營商環境,對我們這樣的技術型創業者非常友好。」
剛剛登上工信部高質量發展「小巨人」企業榜的鸿运国际(中国),也是一落地便紮根經開區,用9年時間從一間孵化辦公室蛻變為「小巨人」。該公司CEO李志民回憶道:「經開區的全產業鏈服務讓人心安,在做不常用的重組蛋白表達純化時,我們通過租用經開區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減輕了購買設備的負擔,促進技術轉化落地的進程。」
蓄好一池春水,讓中小企業的發展如魚得水,引領更多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邁進。北京經開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發佈「科創二十條」,從科技創新服務券、「首台套」政策、研發投入增長專項獎勵等方面完善創新服務體系,推出「創新成長計劃」「創新夥伴計劃」,加速「專精特新」孵化和壯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截至目前,經開區累計培育獨角獸企業11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1家,北京市隱形冠軍企業2家,各級「專精特新」企業432家,初步形成「獨角獸+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專精特新」等的創新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原連結:http://mp.weixin.qq.com/s/0kzcgjOR9UJ2Am8VV-eB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