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运国际(中国)

新聞中心
NEWS
報告精彩集錦下篇 | 基因組學前沿技術應用研討會圓滿召開
2020-12-11 00:00

在上篇文章中,小編為各位分享了基因組學前沿技術應用研討會的上午會場情況。今天小編將帶大家領略下午會場的盛況~


嘉賓報告精彩回顧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基因組研究所的張興坦研究員以基因組學研究揭示榕樹進化之謎為題分享了近期在榕樹基因組中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通過比較基因組、群體遺傳學、轉錄組和代謝組等組學研究,揭示了榕樹氣生根發育、性別決定的未解之謎,並在基因組水平上揭示了榕樹-榕小蜂在形態和生理方面的協同演化對雙方類群的協同多樣化的重要影響。 


作物性狀改良的基礎是對決定性狀形成的遺傳基礎的解析,其中,決定器官分化的基因時空特異表達的調控元件的分離和調控網絡的構建是未來作物改良的基礎。此次會議中,華中農業大學的鄢文豪教授以基因轉錄調控為題,主要圍繞調控元件動態圖譜和轉錄因子作用網絡的構建展開了詳細的介紹。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的徐煒研究員以R-loop測序技術開發與應用為題進行了分享,基於單鏈 DNA 連接技術,開發了穩定可靠且提供 R-loop 鏈特異性信息的全基因組 R-loop 檢測方法——ssDRIP-seq,為DNA的轉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通過研究發現RNA的m6A 修飾是通過影響R-loop的結構,來調控基因轉錄的終止過程。


北京大學的周岳研究員以H2AK121ub in Arabidopsis associates with a less accessible chromatin state at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hotspots為題分享了通過整合不同擬南芥中PcG突變體的染色質可及性、組蛋白標記和表達分析,證實了PcG活性的喪失導致了染色質可及性的增加,但這並不一定伴隨着轉錄激活,表明了可及性染色質並不總是預測基因表達。


南京大學的陳迪俊副教授以ChIP-Hub: an integrative platform for exploring plant regulome為題圍繞自主開發的ChIP-Hub調控組學大數據平台展開了詳細的闡述,利用ChIP-Hub探索了超過40種植物的8,000多個ChIP-seq相關數據集並進行重新分析和比較,同時指出了利用這一資源將允許來自不同領域的生物學家使用所有可用的調控基因組信息,以獲得更多針對其特定問題的新見解。


鸿运国际(中国)的生物信息中心總監劉濤博士以三代測序技術助力多組學研究進入新時代為題分享了三代測序在各個組學上的應用以及鸿运国际(中国)在這些應用上的優化。隨後通過對Pacbio數據的比對分析,展示了鸿运国际(中国)在三代多組學數據應用方向進行的數據利用率、檢測效果、資源消耗等問題的優化,表明將更好的服務於三代測序多組學研究。


結束了精彩紛呈的報告環節,各位專家學者又針對以下4個主題進行了熱烈的圓桌討論:

1)多倍體與二倍體材料相比在基因組研究中有哪些異同?

2)針對複雜基因組中存在的大量高重複、高雜合區域,是否有新的技術手段或者分析策略可以提升組裝質量?

3)期望測序技術未來在基因組學研究中有哪些方面的突破?

4)農業基因組研究領域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有哪些?

在本次討論中,各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理性科學的想像讓討論變得極其生動有趣,同時也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讓人受益匪淺。


至此,在各位專家以及與會嘉賓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下,本次基因組學前沿技術應用研討會圓滿落幕。再次衷心感謝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肖軍研究員對於此次會議的襄助。